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防范保障房闲置应强化政策落实

中国经济时报  2015-11-11 09:51

日前,审计署发布了“2015年9月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公告”。公告显示,有5个省已建成的5.75万套保障性住房闲置。在房价高企的背景下,一边是低收入群体“望房兴叹”,盼望实现“安居梦”,一边却是保障房闲置,陷入“房等人”的窘境。

审计署的公告指出,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发现11个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推进缓慢;7个省的12个市县级单位虚报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或完工量14450套;5个省的5个市县已建成的5.75万套保障性住房闲置。如贵州(楼盘)省贵阳市30855套保障房尚未分配,江西省南昌(楼盘)市则有21840套没有分配,河南省新乡(楼盘)市的3509套保障房也未分配。

应该看到,保障房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地方政府也将其列入重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低收入者的“住房难”问题。但也必须看到,不少地方的保障房工程进展缓慢,一些地方的保障房只是在数量上完成了指标,却并没有真正惠及低收入群体,大量保障房闲置,沦为“面子工程”。

为什么政府投入巨资建成的保障房会出现大量空置呢?此次审计公告给出的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不完善,达不到入住条件,或者符合条件的申请入驻户数不足等。例如,贵州省贵阳市存在供电、排污、市政道路等配套建设滞后,导致30855套保障房未分配。而江西省南昌市则将保障范围限定过窄,将享受廉租住房分配的人员,限定为民政系统确定的低保家庭为主,造成21840套保障房未分配。

毫无疑问,地方政府对保障房闲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我国考核地方保障房建设的依据仍是以数量为主,这导致一些地方在保障房的建设上只看重数量,而不重视质量。

一般来说,一些地方政府为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指标任务,往往选择远离中心城区的地方建房“凑数量”。除了选址太远之外,这些新建的保障房小区还普遍存在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滞后等问题,一些保障房甚至还存在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此外,一些地方设置了户籍和收入的门槛,使得很多真正有住房困难的非户籍人口和本地居民,难以达到申请保障房的要求。

因此,要防范保障房闲置现象的发展,需进一步落实保障房政策,明确地方政府的责任。目前,地方政府从房地产发展中获取的巨额收入,其中的绝大部分都用在城市建设上,但仅有很少部分被用在保障房的建设上。尽管中央有规定,各地政府须将不低于10%的土地出让净收入,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应该说,10%的比例并不算高,但是即便如此,这一规定在不少地方都没有被很好地执行。

对此,首先,必须完善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增加保障房等民生和民意权重比例,对地方官员实行严格有效的问责制,以促使地方政府官员积极推动当地保障房建设。目前,对地方党政官员能力和业绩考核仍是以所在地GDP为主,而扩大保障房建设会使房价下降,卖地减少,直接影响地方GDP,因此,一些地方对保障房重视不够,导致保障房选址偏远、基础设施落后。

其次,针对申请门槛过高,造成保障房闲置的问题,地方政府需适当扩大保障人员的资格享有范围,把更多中低收入者纳入到保障房救助范围内,让各地空置的保障房能物尽其用。

再次,应加快住房保障立法,通过立法来规范保障房制度,促进保障房的健康发展。目前,保障房建设靠国务院与住建部的政策和通知来约束规范,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对此,人大须加快《住房保障法》立法进程,尽快将保障房政策加以制度化和法律化,用法律的力量约束和规范保障房建设,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让中低收入群体“居者有其屋”。

总之,保障房建设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本”,而不能“以房为本”,不能单纯以开工量、完工量来考核政府的保障房建设,而应当以解决了多少户困难家庭的实际住房问题作标准。唯有如此,才能让保障房真正惠及中低收入群体,避免“民心房”被闲置的尴尬。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泸州特价房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